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北戎大胜后未久,仁安帝又喜得皇子,高兴之下特意加开了恩科。
没有想到的,原本按着林如海的计划应该再晚几年再来考的林安竟然来了。
对此陆昭等人也大惑不解,林安尴尬之下,也略略的解释了一番。
本来以林安的能力,应该再压一压才有把握,也因为如此,林如海临死之前特意把他安排到苏州书院继续读书,无奈……即使他想要安生读书,也没有这么容易。
在林如海的周年之后,好些林家人上门,话里话外就是要他把林承宗的监护权交给林家宗族,甚至还有人骚扰到林承安那边去了,被逼无奈,林安只好上京来拼一拼,那怕只是个同进士,好歹也是个官身,可以阻一阻那些贪婪的林家人。
是以林安犹豫再三,还是硬着头皮一试,不过很可惜的是,林安最后只考中了同进士,离二甲终究是差了一些,最后还是靠着荣国府的面子,这才勉强在苏州当地补上了一个小县官。
虽说古代有规定当官不可在原籍,不过苏州那么大,只要不在原本户籍地即可,况且进士都不好补官了,更别提同进士,说句不好听的,大伙有位置就抢了,那管得上这么多。
至于林安补的地点恰恰好是其户籍地的隔壁县……咳咳,荣国府表示,这个不过是碰巧,虽然大伙都觉得巧过头了,但瞧着贾赦那笑容,大伙还能不信吗?
林安的成绩虽不如预期,但王熙凤还是嫁了过去,贾敏对于这个义女也算是仁至义尽,着实陪嫁了一份不错的嫁妆,再加上王熙凤自己的私房,足足八十八抬的嫁妆,无论放在那户人家里也着实不差了。
王熙凤出嫁之时,因为安宁正巧有孕在身,陆昭也不过就露了个面,意思意思一下也就罢了,倒是贾琏这家伙也不知怎么了,竟然还以王熙凤娘家表哥的身份帮着送嫁,还一路送到了苏州,当真是有情有义了。
贾琏回来之后,也没少谈林安此人,按着贾琏的说法,林安此人虽然胸无大志,但好在性子平和,也是个能跟凤姐儿有商有量的性子,只要凤姐儿别太欺负人,这小日子终究还是可以过的。
只是瞧着贾琏失魂落魄的模样,陆昭不放心的把贾琏捉来一问,深怕贾琏这个便宜表哥闹出什么表哥、表妹之间不可不说的故事。
他虽然没有像贾赦那样有着王家恐惧症,不过私心上,他也绝对不希望王熙凤嫁进贾家,且不论王夫人的的确确是毒害张氏的凶手,那怕她推说是受了贾母的嘱咐,但当年动手的人的确是王夫人。
而且王夫人当时深怕他们不死,用的还是他们王家的剧毒,要不是他附身在贾瑚身上,而且异能未失,只怕当真会死的透透的。
再则,王子腾更是恨他们贾家人入骨,当初不惜毁容也要炸了荣国府,拉荣国府上下陪葬,说句不好听的,王家可以说是毁在贾家人的手上,要不是看在贾敏的份上,他压根不可能容得王熙凤继续待在荣国府之中,更别提王熙凤对贾珠一直有那么一点情意。
那怕王熙凤后来出嫁了,但见她一看见珍珠就发呆的模样,便知道她没有真忘了贾珠,这么一团乱的情况,可比湾湾的什么花系列还要复杂呢,看戏固然可以看的很愉快,不过演戏这种事情就免了吧。
陆昭忍不住开口道:“无论如何,王熙凤都已经嫁到林家,成为林家妇,你也定了亲,也该死了心,好生收心跟你未来的媳妇过日子才是。”
也不知怎么了,仁安帝突然指了个牛家旁系的嫡女过来做琏哥儿的妻子,虽然是牛家旁系,不过那家姑娘的父兄都是个争气的,其父甚至还是吏部的左侍郎,前程远大,配他们家的琏哥儿,也着实委屈了。
既然委屈了牛姑娘,那只好从旁的地方补补了,怎么说也得待人家一心一意的才是,不过先前怎么瞧,也没瞧出贾琏对王熙凤有那么一点不可不说的情意啊。
“大哥你在想些什么呢。”贾琏涨红着脸急忙解释道:“我和凤丫头之间没什么,我就当她是妹妹罢了。”
说句不好听的,他跟凤丫头压根没怎么处过,也不过就是当年入京时的那一小段在船上的时间罢了,之后他被大哥捉去念书,而凤丫头一直跟着敏姑姑,他们压根就不熟,那来的什么情意。
再则,他又不是傻子,自然也瞧出凤丫头对珠哥有那么一点意思,他又不是犯贱,怎么可能跟凤丫头有什么。
“不过……”贾琏摸了摸胸口,“就是她嫁了之后,也不知道怎么了,这心里怪怪的,好似少了什么一样。”
真的,他对凤丫头之间绝对没什么,他还有些同情林安大哥呢,娶了这么一个凶婆娘,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只是当真看着她出嫁了,他的心又莫名的空空的,怪不舒服的。
陆昭微一沉吟,“大概是你先前没睡好吧,回去好好休息个几天便就没事了。”
睡眠不足会导致心悸吗,这是很正常的,总不可能是被红楼原著给影响到了吧?即使是,以红楼原著里最后面贾琏对王熙凤几乎恨之入骨的情况,想来曾经有多少的情意也该耗没了。
贾琏乖巧的点了点头,大哥说的没错,想来是最近当真没休息好,不然怎么老是做一些怪怪的梦呢?想想梦中自己娶了王熙凤,还纳了一个什么叫平儿的妾,他就忍不住微微一抖,娶了王熙凤已经够可怕了,还当着她的眼皮子底下纳妾!不被整死才怪呢。
陆昭瞧着贾琏眼下的黑青,再想着贾琏亲自送嫁王熙凤,不知不觉之间给自己上了那么绿的一顶绿帽子一事,心下不忍,摆摆手道:“快回去休息吧。”
贾琏摇摇头,“我先去见见姑姑,姑姑还等着问凤丫头和林承宗的事呢。”
陆昭微微挑眉,“林承宗!?”
贾琏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轻声道:“姑姑大概也是看在姑丈的份上,怎么说……承宗毕竟也是姑丈的骨肉。”
那怕姑姑嘴上不说,其实心里也是挺挂心的,他这次送凤丫头出嫁的时候,姑姑还悄悄地拉着他,要他去见见林承宗。
其实即使姑姑不说,他也会去见一见林承宗的,他毕竟是曾经在林如海膝下养过好一阵子的,说句不好听的,林如海待他可比待贾珠或着是元春还要好,念在姑父的份上,他也难免对姑父遗下的几个孩子略略在意些。
明玉和黛玉有亲娘在,又有他爹照顾着,就快被他爹教成小混不吝了,那能够不好呢,不过林承宗无父无母,只靠着父亲的弟子照顾,自己又是个傻的,贾琏也是有些担心,便忍不住去瞧了瞧。
瞧着贾琏脸上的古怪之色,陆昭心下一沉,莫非是林承宗有什么不好?
他微微皱眉,按说林如海过世还不到三年呢,林安即使有个什么小心思,也不该在这时候发难才是,陆昭直接问道:“林承宗如何了?”
贾琏低声道:“林安人倒不坏,请的婆子也算仔细,不过……”
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过就是觉得他待承宗太客气了点。”说句不好听的,感觉有些假。
林安也是个命不好的,爹娘都死了,家产也因此被亲戚夺走了大半,说句不好听的,在得林如海收为弟子之前,也不过就是勉强过日子的小地主罢了。
虽然还不至于到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但因为林安要读书之故,花销着实不少,再加上他祖母病逝前因为延医吃药,着实花销了不少,大半家产都没了,拜师前,那小日子也不咋的。
虽然林安得了林如海赠予的大笔的钱财,但林安好面子,不好意思大手笔的用着林家的银钱,家里就只请了一个婆子,那婆子要照顾林承宗,又要管着林安家上下,也着实有些顾不太过来。
林安家境不太好,以往节省惯了,落在林二管家的眼里便有些亏了林承宗,最后林二管家看不过眼,另外请了人来照顾林承宗,吃食也一应从林家供给,直接和林安家分起灶来了。
虽说林承宗一切供应均和林如海在世时一样,衣食上没亏到林承宗,不过他瞧着林安的神情,似乎是有些尴尬,再则,一家人吃两样饭,让贾琏总觉得有几分不好。
陆昭微微沉吟,“那林氏宗族怎么说?”
当初林如海弄的监护人可有二个,一是林安,二是林氏宗族。就连贾琏都觉得有些不好,林氏宗族里就更别提了。
贾琏精神一振,“大哥你真说到点子上了,林安家里就林安一个,倒还好说话,不过林氏宗族可真不是个东西,闲言碎语着实不少,一会儿是说林承宗不懂事,先前又说林安年轻气盛顾不好孩子,总之各式各样的话儿都出来了,我听了都觉得不舒服,也难为林安了。”
也还好林安脾气好,林承宗又是个傻的听不懂外人的闲言碎语,不然他都替林安觉得难受。
陆昭冷冷一笑,“这事倒也不奇怪。”
那林氏宗族如果是个可靠的,红楼原著里的林妹妹也不会落到那种下场了。
贾琏也跟着骂了骂林氏宗族里的人,说起来林氏宗族里的人大部份也是个懂事的,不过林家族长着实有些压不住族里的人,而且林家宗族嫡系三不五时的闹事,着实烦人。
贾琏顿了顿又道:“不过凤丫头嫁过去之后倒是好了很多,不但把林家家里上下给重整了一遍,又买了好些丫环、婆子回来,分灶这事也没了。”
贾琏摇头晃脑不赞同道:“唉,按我说林安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明姑丈留给他的银钱就是要让他好好过日子的,随便露出一点也够他们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了,偏生这也不敢用,那也不好意思用,白白苦了自家人。”
陆昭微微沉吟,终究还是微微一叹,“毕竟是外人啊。”
林安和林承宗毕竟是两家人,在一些林家宗族的眼里看来,林承宗应该是由林家宗族抚养,而并非林安,落到林安身上的好处也不该林安有的,而是属于林氏宗族的。
要是林安当真用了林如海的银钱养活自家,无异于从林家宗族身上割肉一般,自然什么难听的话都有了,也还好王熙凤过了门,吃用媳妇的虽然不好,但总比让林氏宗族的人说的里外不是人。
陆昭微微冷笑,“那林氏宗族还当真以为自己和林如海连了宗便是林家人,敢对林家的事情指手画脚了。”
也不想想,即使没了林安,也论不到他们照顾林承宗,要再闹的很了,说不定连那四分之一的出息都没了。
就他所知,当年林如海过逝之后,也不过就象征性的略略送了一百亩良田做为林氏宗族的祭田,林氏宗族主要的大头还是原本属于林承宗的那四分之一的出息,这可不是什么生钱的出息,要是没了,可就真的没了。
贾琏眼睛一亮,“大哥打算怎么教训他们?”
“不用我出手!”陆昭淡淡道:“凤丫头可不是个好惹的。”
在原著里王熙凤能做了荣国府的当家太太,上上下下都挑不到错,靠的可不仅仅只是王子腾这个舅舅,更重要的是她的能力,更别提在经过这么多的事儿之后,凤丫头可不再是红楼原著里的凤丫头了,区区一个林氏宗族还不至于让她放在眼里。
贾琏一想也是,王熙凤才刚嫁过去,就能把林安家里上上下下收舍的服服贴贴的,就连林承安这事也能做到让外人挑不出错处来,他长吁一口气,“好险嫁过去的是凤丫头。”
要是元春的话,元春脸嫩,还不知道会怎么被人欺负呢。
陆昭淡淡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
要是嫁到林家的是元春,说句不好听的,林氏宗族那敢到她眼前去闹去,又不是嫌命长。
凭心而论,比起元春,王熙凤才是真正适合到宫里博一博的,而且比起王熙凤,元春比她更适合嫁到像林安这般人口简单的家里,不过眼下说这些都晚了,好在两个丫头都是聪明人,自然会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陆昭挥了挥手打发贾琏跟贾敏说上一声,听完贾琏说的之后,贾敏又心疼了王熙凤一回,打发下人送了好些东西过去,也顺便给王熙凤撑撑腰。
贾敏素来手松,她又是真心心疼王熙凤的,那怕路途遥远,那年礼也几乎有小半车,让人看的着实傻眼,好些原本有意欺负新媳妇脸嫩,想从林安家里再挖些东西出来的林家人见到这样,也默默地把手给缩了回来了。
想想林如海可以说是林家里最出众的人物了,当年还不是一样被贾敏说和离就和离,听说就连圣上都站在荣国府那一边呢,他们小老百姓的,那敢和荣国府作对,只能摸摸鼻子,认了。
另外一方面,就在贾兰一岁半的那一年,林家当铺的老掌柜亦找上荣国府,一方面对帐兼见一见林明玉,另外一方面也略略报告一下林承宗的事情,再请陆昭帮着把林如海准备的东西代送给林承宗。
陆昭微一沉吟,当年他也没怎么细想,便应了临死前的林如海的要求接下了这事,不过日子久了之后,便就发现这活着实不好做。
毕竟他在京城,而林安虽然考中了同进士,但却跑回到了扬州做个小官,不过京城到扬州这路途着实不近,为了送这么一份生日礼物要跑这么一趟,陆昭著实有点犯懒啊,特别是跟宝贝兰哥儿少说要好几个月不见,陆昭便有些不乐意了。
安宁难得的同情心发作,便劝了陆昭过去,安宁一开口,再给陆昭三个胆子,也不敢说不啊,于是乎,陆昭只好专门跑了一趟苏州,给林承宗送份生日礼。
这礼物也是直接从当铺里拿出来的,除了一块上好的手抄砚之外,另外还有一件镶璎珞并着二匹红色宫绸,按陆昭来看,除了端砚是当真算得上是什么生日礼,另外二件不过是故意送之,暗示着林承宗可以出孝了。
林安乍见陆昭,也不由得一奇,再见到了林如海给林承宗备的礼物,也不由得感慨道:“先生当真是有心了。”
陆昭诡异的望了林安一眼,没想到林安这小子倒当真是个性子好的,如果是换了略略阴暗一点的人的性子,怕是早就猜出林如海的用意了,也就只有这个小子还真把这当成普通的生日礼来了。
王熙凤倒是大大方方的接了,看得出来,她这些年来的小日子是过的极为舒心,整个人的身材都有些胖了,圆润福气,反倒比她以往在荣国府中的模样顺眼些。
而林承宗倒是有些害羞,一直缩在林安身后,不过瞧着他小脸红粉扑扑的,比寻常孩子还要健壮一些的模样,看得出这三年来没被苛待。
王熙凤直接拿着红绸在林承安身上比划,笑道:“这料子倒是不错,是内造的料子,刚好可以给承宗出孝时穿。”
林安也点头赞道:“到时别忘了这璎珞也给承宗载上,可别总舍不得好东西。”
王熙凤白了他一眼,“得了,就你是亲哥吗?”
说着,王熙凤忍不住捏了林安的腰一下,当着瑚大哥的面前拆她的台,这个林安当真是皮痒了。
林安笑着缩了缩,又不着痕迹的在身后把王熙凤的手握住,从王熙凤脸上的红晕瞧得出来夫妻俩的感情倒是挺好,相处间也是有商有量的,并非一味强硬,着实出乎陆昭的意料之外。
看来王熙凤也不是不能宜家宜室的,只不过原著里的贾琏让她没有安全感,丈夫不可靠,她膝下又无子,便只能搂着管家权不放,给自己撑场子了。
陆昭在林安家里逗留了数日,瞧得出林安与王熙凤当真待林承宗不错,也就安下了心。
三年之后,当陆昭再来之时,林安夫妇依旧,林承宗依旧生的极为结实,而王熙凤膝下也多了一个又娇又软的小女儿。
那小丫头生的像王熙凤,容貌自然是极好的,眉眼修长,将来长大后必定是个小美人儿,更难得的是这孩子继承了林安的性子,当真是再好也不过,不哭也不闹,还时不时的咧着嘴直笑。
就连陆昭也忍不住伸手抱了抱,奇怪的是王熙凤的小女儿和陆昭倒也亲近,亲近到让林安等人都有些吃味了。
陆昭抱着那小丫头,再回想起自家的皮猴子,一时间都有些羡慕起林安的好运了,养过儿子的人都知道,臭小子皮起来,当真是狠不得把他塞回他娘的肚子里回炉重造。
一瞬间,陆昭都起了一点和安宁再生一个女儿的心思了,不过想想自己和安宁的情况……陆昭默默地放弃了这个想法,讲真,他和安宁绝对生不出这种乖乖的小女儿。
林安不好意思和陆昭抢女儿,只能默默地用着眼神表示:女儿!我的!
而林承宗就直接啦,他板着小脸,一字一句说道:“妹妹!我的!”
陆昭笑道:“这可不是妹妹,是你大侄女儿。”
林承宗虽小,但和林安也是同辈的,认真说来,林安的女儿可是承宗的大侄女,不是妹妹。
陆昭顺嘴又添了句,“你妹妹可在京里!”
真的黛玉妹妹可是在京里呢。
林承宗吃了一惊,他现在莫约快十岁了,可因着当年高烧的关系,那怕林安也是仔细教着了,但其智商也不过就如同五、六岁的孩童一般,不过即使是五、六岁的孩童,他也明白妹妹的真正意思。
林承宗惊讶道:“我有妹妹?在京里?”
“是啊。”陆昭笑道:“不但有妹妹,而且还有弟弟呢。”
林承宗似乎没想到他还有弟妹在,一时间傻了眼,下意识的瞧着林安。
见着他的模样,陆昭也不由得一楞,“承宗不知道黛玉和明玉吗?”
他原以为林承宗就算傻傻的,也该知道黛玉和明玉的存在才是,毕竟两个孩子曾经在林如海死前来奔丧过,和这个哥哥也曾经玩过一阵的。
林安尴尬的叹道:“是我没说。”
他顿了顿道:“我想承宗怕是也不可能再见到他们的,便没有特别说了。”
如无意外,明玉和黛玉势必随母亲在京中长待,说句不好听的,以后再见之时怕是承宗过逝的时候了,既然不会再见面,又何必说呢。
陆昭微微皱眉,不过终究还是罢了,林安说的没错,明玉与承宗虽然是亲兄弟,不过这一辈子怕是不会再见了,既然如此,也没什么必要去说,省得孩子时时记挂。
虽是如此,但林承宗已经知道了明玉与黛玉的存在,顿时化为小问话精,十万个为什么直接向陆昭还有林安暴击而来了,在这时候,就能够看得出林安的脾气有多好,那怕林承宗不断反复问着同样的问题,但林安还是能够好脾气的回答。
至于陆昭和王熙凤呢,早就躲到一旁去了。
在林安的解释之下,那怕林承宗不明白什么叫和离,什么是不同的娘生的,不过他也明白自己还有一对弟妹远在京城。
就在陆昭准备打道回府的前一天,林承宗突然扭扭捏捏的拿了二个盒子给他,托他交给明玉和黛玉,说是什么哥哥送的礼。
陆昭好奇的瞧了林安一眼,林安直言道:“不过是一些小东西罢了。”
承宗自从知道有弟妹之后,一直翻来覆去的想送东西给弟弟、妹妹,他也是帮着挑了好些,这才挑了合适的给承宗的弟妹们。
陆昭微微挑眉,倒也帮着收下了,一回京里便把东西直接给了明玉、黛玉。
明玉、黛玉倒是知道陆昭每三年一次便要去一趟苏州,对那个哥哥也是好奇的很,只不过家里从来不谈哥哥的事情,二人既使想问也无处问去,如今一知道林承宗这个哥哥还给他们送了礼,当下便忍不住好奇问了起来。
两个孩子对这兄长当真是好奇的很,吱吱喳喳的问个不停,陆昭好不容易挑了些能说的说了,其实林承宗因为智商之故,小日子也过的挺单纯的,翻来覆场的也着实没什么好说的。
贾敏本来还含笑听着,不过见两个孩子越问越多,微微皱了皱眉,转移话题道:“好了,别纠缠着你瑚哥哥了,让你瑚哥哥休息休息。”
黛玉与明玉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不敢问了。
陆昭连忙把东西给了黛玉、明玉,笑道:“你们瞧瞧,这是承宗托我带来的。”
二个孩子好奇的把林承宗送来的礼一拆,万没想到,林承宗倒真是个大方的,给黛玉的是一个黄金打造的金铃,给明玉的倒是一个手抄砚,礼并不重,不过倒是用了心的。
贾敏瞧见那手抄砚,不由得微微的轻咦了一声,拿了那手抄砚翻来覆去的瞧着,最后叹道:“没想到林如海倒是把这个给了承宗。”
说到最后,贾敏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看来她还是太看得起自己跟自己的一双子女了。
见贾敏反应有几分古怪,陆昭也好奇的看了几眼,虽然是这手抄砚是少见的端砚,上面还有一个石眼,也算得上是不错了,不过要论什么珍品也算不得上,怎么会入了贾敏的眼呢?
贾敏轻抚着那手抄砚,许久后才叹道:“这手抄砚本身算不得什么,不过在林家的意义不同罢了。”
贾敏顿了顿道:“林家老祖宗当年是随军的军师,也立了不少功劳,这才得已封爵,这手抄砚便是林家老祖宗当年从军时用的,跟着林家老祖宗不知经过了多少大小战役,而且……”
贾敏把手抄砚翻了过来,露出手抄砚底下的一个残破石眼,石眼是端砚独有的特色,石眼越多,端砚也是越发珍贵,《砚谱》更曾云:“端石有眼者最贵。”可见得石眼之稀少了。
但这手少砚上的石眼似乎曾经被破毁过,残破不堪,也好在它是在手抄砚的砚底,不影响外观,不然这手抄砚的价值非大打折扣不可。
贾敏指着那残破的石眼道:“当年林家老祖宗有一次中箭险死,就是因为被这砚台挡了一下,这才保住性命的,是以这手抄砚代代以来一直是林家的传家宝,我原以为……”
贾敏苦笑一下,“没想到竟然是给了承宗。”
这砚台虽不值什么,但意义不同,说是祖传之物也不为过,万没想到,林如海竟然把这个传给了林承宗。
贾敏心下微酸,看来她的明玉黛玉,在林如海心中始终还是不如林承宗重要。
一听到这话,陆昭顿时不敢接了,那怕是他,也明白祖传之物的重要性。
他轻咳一声,含糊道:“看得出来,林承宗在林安家里过的倒是不错,凤丫头是个厉害的,不过短短几年便把林家宗族给管的服服贴贴的。”
所谓财帛动人心,那怕林如海安排的已经算是方方面面都俱到了,但还是有不少人对林承宗的抚养权起了心思,甚至还有人想毒害林承宗,好陷害林安,以抢夺林承宗的抚养权,不过那些人都被王熙凤给捉了出来,反倒是自己闹了个没脸。
为了这事,林安和林氏宗族差点没有闹翻,最后还是林家族长帮着调停,又赔了不是,这才压下的,不过从此之后,也没有人敢再对林承宗出手了。
贾敏笑道:“凤丫头是个厉害的,如此一来,我倒也能安心了。”
女子嫁人如同二次投胎,她就怕凤丫头性子暴燥和性子软的林安处不好,好在听瑚哥儿所言,王熙凤和林安之间倒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和谐。
因着那手抄砚之事,贾敏的精神便有些淡淡的,没谈几句便就回房休息去了,虽说贾敏没在黛玉六岁那一年病逝,不过在黛玉六岁那一年,贾敏也生了一场重病。
既使是喝了不少的千红一窟也没大好,最后还是贾元春求了仁安帝赏了温院判过来瞧,这才逐渐好了起来,把温院判得意的像什么一样。
这也难怪,做为一个明明都贵为院判的御医,却时时在治病上比不过一个野路子的大夫,而且人家的本业还不是大夫,也怪不得温院判有些怀疑人生了。
不过陆昭的草木精华再难,也只能针对急病,像贾敏这般因为长期郁结的毛病,还是得靠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调养,偏生这正是陆昭的千红一窟还是绿水所做不到的。
对此,陆昭只能表示,和一个种田的比医术,就算比赢了,你还有脸了?
温院判:……好……好想盖布袋!
虽然贾敏救回来了,不过这身子骨还是远不如以往,再见贾敏似乎为了那手抄砚之事而有些厌厌的,陆昭等人也不好再说,当下众人也就散了。
原以为这事也就这样过了,毕竟贾敏嘴上虽然不说,但她在内心深处是不喜欢林承宗的,更别提自从知道林如海把林家的手抄砚传给林承宗之后,对林承宗的抗拒之心越发重了。
因着贾敏之故,大伙平日里也是绝口不提林承宗的,两个孩子住在荣国府中,虽然贾赦待两个孩子一如自己的亲生骨肉,就连琮哥儿都略略靠后了一点,不过既使如此,两个孩子也多少有些性子敏感,知道母亲不喜,多年来绝口不用提林承宗之事。
随着时间过去,陆昭也以为这两个孩子也该忘了林承宗之事,万没想到……就在三年一下苏州的时候,林明玉竟然敢偷偷的跟在他后面,想要跟着他一起到苏州去了。
看到离家出走的林明玉,陆昭只想打着他的小屁股。
“胡闹!”陆昭喝斥道:“还不快回去!你这样出来也不想想会让敏姑姑多着急!”
“瑚哥哥放心!”林明玉老神在在道:“我早就留信给我母亲了,也让黛玉姐姐跟母亲说上一声,而且我说了是跟昭哥哥走,母亲必定放心。”
陆昭无言,但他不放心啊。
他挥手道:“别说了,我不会带你去苏州的。”
林明玉才多到啊,十岁都不到还敢离家出去?小心回去会遭到贾赦加贾敏的男女混合双打啊!
陆昭直接了当的就要让人带着林明玉回荣国府,但林明玉坚决不肯。
林明玉急道:“我……我不过就是想见见哥哥,还有去祭拜一下我爹罢了,我都这么大了,还没有见过我哥,也没有拜过我爹……我想见见我哥跟我爹。”
“你见过了,也拜过了。”陆昭直言道:“当年林姑父身子不成了的时候,你们曾经见过你爹和林承宗的,只不过你那时还太小,忘了罢了。”
那时候贾敏和贾赦可是带着两个孩子在苏州一直待到林如海的百日过了之后才回来的,说起来,两个孩子可是拜过他们爹爹不只一次了。
“可我不记得了。”林明玉理直气状道:“那我太小,什么都不记得了。”
陆昭直言道:“你现在还是一样小。”
即使他们见到了林承宗,去祭拜林如海又如何?
林明玉突然垂下头,低声道:“我想瞧一下大哥,我想要问一下我爹……”
明玉眸底尽是浓浓的不解,“奶娘说爹疼爱承宗胜过于我和姐姐,我想看一下承宗大哥,我想知道,爹爹为什么为了承宗而不要我们。”
他不明白,是他不好吗?为什么他爹不要他?可他还没出生,他爹怎么就知道他一定不好?
做为一个孩子,特别是想他这般从来不曾见过亲爹的孩子,他对爹有着许许多多的幻想,舅舅待他虽好,但毕竟是舅舅,他真的对自己的爹爹非常好奇。
大伙都以为他不记得了,但其实他还是记得一些的,记得当时那病入膏肓的男人,记得他当时是如何的小心翼翼想要抱他却又不敢。
他一直以为他爹喜欢他,没想到……还是不如林承宗!
他想见一见林承宗,见一见那个害得他一出生就没了爹的林承宗,他想要知道,为什么他爹会因为林承宗而不要他!
还有什么三年一次的生日礼物?为什么他爹爹只想到林承宗却没有想到他和姐姐呢?
为什么他和姐姐没有什么生日礼物?难道他们不是爹爹的孩子吗?
他好想问个清楚明白。
虽然林明玉说的颠三倒四,但多少也透露出了一点自己的疑惑,陆昭暗暗一叹,默默地给明玉的奶娘打了个大大的差评,这种事情怎么能这么明白的告诉孩子呢?
虽然这是事实,但也该缓着说才是啊。
况且……
陆昭低声道:“你爹不是不疼你,他也有留东西给你的,只不过要等你成年之后,才会拿到罢了。”
事实上,林家的大头是给了林明玉,而非林承宗,林家真正的底蕴是在林家的孤本以及珍稀的书画之,这一些东西,林如海都传给了林明玉,只不过要等林明玉长大之后才会拿到罢了。
至于那手抄砚……说不定林如海没把它看的这么重罢了。
陆昭低声道:“林如海绝对不是不疼你,只不过承宗和你的情况不同,所以给的方式也不同罢了。”
每三年一次的生日礼物要论价值,绝对不值得他每三年跑上这一趟,他去的目的也不过就是确定林承宗的安好罢了。
林明玉眼睛一亮,“那姐姐也有吗?”
陆昭沉默了片刻,最后……
“咳,你该回去了,再不回去就来不及赶在天黑前回京了。”
林明玉:……
虽然瑚哥哥一个字也没说,不过他感觉出来了。
最后陆昭拗不过明玉,还是带着明玉上路了,当然啦,陆昭还特特写了封信回去,让贾敏知道此事,看她是要让林明玉回去呢?还是真让他带林明玉去苏州,不料贾敏竟然当真让他带着林明玉去苏州了。
京城里的学习风气终究是不如江南一带,林如海当年又为明玉争取到了苏州书院的名额,眼见这几年出自苏州书院的进士越来越多,贾敏也动了些心思想送明玉回苏州念书,此次让陆昭带明玉回去,也是想让明玉试试,看他适不适应苏州。
因着明玉的坚持,陆昭不得不先带明玉到了林安家,只不过才到林安家,便见不少农人围在林安家前,口口声声的叫嚣着让王熙凤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把林家人的番外合在一起啦。